医院科室难寻,跑腿烦恼不断?听老张的故事,就知道明确标识多么关键。不久前,我陪他去了市中心医院医院科室标识的规范性,三楼内科区域人潮涌动,让人头晕目眩。指示牌上“消化内科”与“心血管内科”挤在同一个墙面,箭头指示交叉错综复杂,最后还是靠保洁阿姨的指引,我们才曲折地找到了诊室。
医院科室标识乱象多?
老张在开发区从事机械维修工作,半年前他总是忍受着心口疼痛坚持上班,直到上周疼痛加剧,冷汗直冒,才不得不去医院就诊。挂号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先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指着天花板上的电子屏幕让他自行查找。那个屏幕的滚动速度极快,就像街上的LED屏幕一样,等他掏出老花镜戴上,屏幕上的信息早已翻篇,显示的是住院部的通知。后来他才意识到,导诊台的斜对面就有一张纸质指引图,但它被藏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比他柜子里那套老旧的机床图纸还要难以找到。
规范标识能救命?实例来了
急诊楼三层设有心电图室,电梯旁有一块不锈钢指示牌,但上面“心功能检查”五个字小得几乎和指甲盖一样。老张扶着扶手,气喘吁吁地目睹两位年轻人误入歧途,又折返回来——原来隔壁的神经外科也挂着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牌子。当他颤颤巍巍地完成检查后,医生连声说道“如果再晚一点,心肌酶的数值就会急剧上升”,言外之意是这半小时的耽误实在太过危险。
改造后变化多大?
上回复查时,医院面貌焕然一新。门诊大厅中央摆放着一个3D导航沙盘,每一层的颜色都划分得非常明确:内科区域用暖标示,检查区则是薄荷绿,就连消防通道也用醒目的橙红色进行了标记。卫生间门口的设计特别人性化,不仅有常见的无障碍标志,还巧妙地贴上了卡通轮椅的图案,这比工地上的安全标语要实际得多——老张提到,这让他想起了去年佛山的一个新闻,"姐妹俩在自家饭店门口做迎宾",她们用心做好引导医院科室标识的规范性,连路过的行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温暖。
小到指示牌,关乎大健康老王所在的社区医院确实独特,他们将各个科室的名称制作成磁贴,然后贴在护士站的白板上。那些门诊量较少的科室,就被安排在了前排的C位。护士长称这种做法为“动态指引”,认为它比手机里那个长期不更新的地图APP要智能得多。如今,老张带着工友去换药,不仅挂号缴费流程一清二楚,就连哪个取药窗口的队伍较短也了如指掌,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在长长的走廊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了。
医院的管理,就好比我们车间实行的6s管理,只有将工具放置得当,才能确保生产的安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规范标识,对患者而言,每一块指路牌都可能是生命的指引。回想起雷军那天澄清“转50亿美金”传闻时提到的“关注实体经济细节”,医院难道不是民生工程中的一部分实体经济吗?我真心希望所有的医院都能重视指引工作,减少病人在求救过程中不必要的曲折。觉得有道理的朋友们,请点赞支持,或许将来能帮助家里的长辈避免这种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