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新晋父母向我抱怨,抚养孩子就像是在拆解未知的盲盒,你永远无法预知下一刻会遭遇何种健康困扰。就拿我的发小刚子来说,上周六凌晨六点钟,他接连打了七个电话给我,电话那头是他妻子带着哭腔的声音:“孩子咳嗽得几乎无法呼吸,退烧药似乎都没有效果……”后来我了解到,家长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用药的误区儿童保健,这差点导致了孩子病情的延误。
儿童感冒咳嗽能随便用药吗?
钢子家的孩子今年已经五岁了,身体还算健康,不过每当季节变换时,他总是容易感冒咳嗽。上个月,幼儿园里好几个和他同班的孩子都出现了发热和咳嗽的症状,他的小宝贝也不例外。起初,孩子的体温升到了38.2度,钢子觉得去医院太麻烦,于是拿出了去年剩下的小儿止咳糖浆,给孩子喂了两勺。然而,没想到半夜时分,孩子的咳嗽症状加剧,脸色变得通红,甚至有点呼吸困难,这才匆忙将孩子送往急诊室。
在问诊室内,医生指向药品说明书中标注的“盐酸异丙嗪”成分,不禁轻叹一声:“此药自2018年起已被卫健委纳入儿童用药需谨慎的清单,而你们家所使用的这款药品,就在上个月,制药企业刚刚发布了相关公告。”暂停生产销售孩子的肝肾功能尚未成熟,若是误服药物,其风险甚至超过疾病本身。这番话让平时大大咧咧的钢子感到一阵冷汗直冒。
科学应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有哪些步骤?
钢子回忆道,那天他在医院里从深夜一直忙到黎明的时刻。在输液室里,充斥着不断咳嗽的孩子们。旁边床位的家长们聊天时,提到了“杨迪吃蒙脱石散”的报道,他们不禁感叹,现在抚养孩子真是竞争激烈到了极点,为了止咳、退烧、止泻,家长们恨不得把所有的药物都准备齐全。医生明确告知他们:儿童用药必须严格遵守剂量和年龄的规定。对于小宝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通过血常规和胸片检查来排除肺炎的可能。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则无需急于服用退烧药。在咳嗽症状严重时,可以考虑进行雾化治疗。同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缓解鼻塞的不适。
医生传授的“三字诀”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观、等、查。他意识到,观察精神状态的重要性远超体温的数值;一般病毒感染都有自愈的周期,因此不宜频繁更换药物;若咳嗽持续三天以上儿童保健,或者出现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症状,必须立刻就医。这些要点,钢子都一字不漏地记录在了手机备忘录中。
儿童日常保健家长最容易忽略什么?
经过一番忙碌,钢子在朋友圈里被公认为育儿保健的行家里手。他提炼出了几个要点:相比家中堆放药品,他更推荐备有耳温枪、生理盐水、消毒器等实用器具;他坚持每周为孩子亲手清洗玩具和床上用品,以防尘螨引起咳嗽;在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他还会向老师询问班级里是否出现流感或手足口病的病例。近期气温变化无常,他每日早晚都会用手背感受孩子的颈后温度,据此增减衣物。这种方法,俗称“土办法”,受到了其他家长的广泛跟风。
上周社区组织了健康检查活动,小宝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医生面带微笑地说:“现在愿意花时间学习保健知识的爸爸并不多。实际上,儿童保健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把握好‘细心’和‘科学’这两个要点。”钢子听后立刻将这段话设置为手机屏保,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减少主观臆断,增加实际知识,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提供最好的保障。
在给孩子用药时,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什么误区?又或者有没有什么实用的育儿保健窍门可以分享?不妨在评论区告诉我们,让我们这些家长朋友们共同避免误区,共同学习成长!觉得这些信息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和收藏,也可以转发给那些正在为育儿问题苦恼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