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女性朋友向我咨询,她们在45岁之后,常常觉得身体像是老旧的机器,各种不适接踵而至,比如烦躁、失眠、膝盖疼痛等,她们想知道如何才能度过这段时期。我邻居张姐上个月才刚刚经历了所谓的“中年危机”,但现在她已经变得聪明多了——她坚持每天参加市里的线上健康课程进行锻炼,就连散步时也随身携带保温杯,泡上枸杞和黄芪茶,整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仿佛脱胎换骨。这其中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心态的转变,还蕴含着许多实用的保健方法。
围绝经期别硬扛,自测表先摸家底
张姐以前做些零活,每天得站上七八个小时。到了51岁那年,她突然感觉一阵热潮袭来,后背的汗水甚至能将衣服浸湿,留下印迹。夜里,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直到凌晨两点。她时常会想:“以前年轻的时候,再辛苦也能挺过去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及护理,难道现在真的要接近更年期了吗?”今年三月,她才在社区医院拿到了那份关于围绝经期症状的自评表,填写时,一看到失眠、乏力、关节痛等选项,手就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那“中度症状”一栏里显眼的勾选,让她回忆起某次因身体燥热和烦躁,差点与前来送货的快递员发生争执,事后才明白那其实是典型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医生给她开了坤泰胶囊,同时指导她进行“三三制”血压监测:每天早晚各测一次,并将结果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如果白天潮热次数超过三次,就用红笔做上标记。医生接着说:“你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是-1.8,虽然不算骨质疏松,但还是要对骨骼进行保护。”张姐这才恍然大悟,之前在超市弯腰捡鸡蛋时腰疼了半天,原来不是累的,而是雌激素减少在悄悄地挖坑。她床边放着一个小药盒,里面装有钙片和维生素D3,她按照规定的时间服用。在阳台上,瑜伽垫已经铺放了一段时间,她每天穿着拖鞋,坚持练习八段锦,时长大约十分钟。
补钙晒太阳讲究时辰,家务当锻炼有门道
恰巧在四月初,洛阳接连遭遇暴雨,张姐闷在家中追剧,吃着瓜子,没过多久,她的膝盖便感觉又硬又沉。当她给女儿打电话诉苦时,女儿正观看气象局发布的“暴雨10要10不要”科普视频,张姐跟着视频念叨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这时她突然想起了对风湿病不太好的妈妈:“妈,你不能总是坐着不动!在超市推着购物车逛上半小时,就能相当于散步了,洗菜时单脚站立也能算作是一种平衡训练。”张姐现在可是精通门道了,一到雨天,她就会搬个小板凳到窗台上炒菜,炒着炒着,左腿站得累了,就换右腿;等到天气终于放晴,她必定在十点前拉着老太太去小区花园,找一块空旷的地方,背对着太阳站上十五分钟,而且她还特地穿上轻薄的长袖衣服,以防晒伤。
上月社区举办了妇女节活动,老中医在讲解养生知识时说,凌晨三点到五点是肝脏进行修复的关键时段。这话让入睡困难的张姐得到了灵感。她之前尝试过数羊等方法,但效果不佳,于是她决定起床按摩太冲穴——位于脚背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的那个凹陷处,经过一番按压,感觉酸麻,渐渐地,她感到困意袭来。卧室里的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床边放置了一杯半的温水以防夜间起夜,尽管有时还是会醒来,但稍微翻个身通常在半小时内就能再次入睡,这比之前整夜瞪着天花板要强多了。
情绪波动不是抑郁症,冰箱贴记三件小事
张姐的女儿注意到,母亲最近常常凝视着窗户出神,得反复询问两遍才能回应。带她就医后,医生微笑着解释这是绝经前期抑郁症的迹象,并开具了盐酸帕罗西汀的药物,同时给出了“积极情绪触发器”的建议。张瑞莉家的冰箱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粉色的是写着“今早煮的小米粥挺美味”,的则是记录着邻居夸赞她新剪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前些日子,体检中心抽血的大姐多给了她一颗糖果,她高兴地写在便利贴上:“人间处处有甜蜜。”这些小小的幸福积累起来,她的脾气也变得稳定了许多。
前两天,我遇见她提着菜篮子往家走,正巧碰上发小一边甩着手一边抱怨“浑身不舒服”。张姐像是熟人一样,立刻施展她的独门绝技:将掌心相对,快速摩擦三十秒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及护理,然后用手捂住后腰——这是医生教她的导引术,可以暂时调节气血循环。她提醒道:“记得,发火之前要先深呼吸三次,我们这个年纪,保护好心脑血管是最重要的。”夕阳的余晖中,两位年逾五旬的女性在老旧楼房的底层交谈着关于保养的心得,她们的身形沐浴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宛如两朵迎着阳光生长的向日葵。
若家中也有正处此年龄段的妹妹,不妨将此文转发给她一观,懂得调养身体才能减少痛苦。若有所得,不妨在右下角点击一下那个小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