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医院科室奖金分配是否公正?我的同事老张上季度差点因此事离职,最终他提出了一套新的分配方案,使得科室的每个人都表示满意。现在,我就将他的真实经历分享给大家,看过之后,你便会懂得合理的分配标准有多么关键。
老张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的护士长,她负责管理23名护士。在7月份,大家几乎每天都忙个不停,光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数量就比平时多了17例。等到发奖金的时候,科室里闹得沸沸扬扬——新手护士小王和资深护师老李的奖金差距竟然不到500元,要知道老李当月可是值了8个通宵夜班,而小王才刚刚度过试用期。
科室奖金分配主要看什么?
他们科室过去只关注两项指标:将科室总收入的百分之三设立为奖金池,奖金分配则主要依据职称进行统一规定。护士长可获取1.5倍的系数,护师则是1.2倍,而护士的系数为0.9。这个方案实施了五年,但直到上个月北京暴雨期间,这一制度遭遇了重大挑战。7月29日医院科室奖金分配依据,全市启动了防汛一级响应,科室里的12位护士主动留在医院待命,然而,最年轻的两位护士却以“家中漏水”为由请了三天假。结果月底拿钱时,这两人比坚守岗位的同事只少拿三百多。
如何体现多劳多得?
老张无奈之下,只得和考勤员一起查阅了三个月的监控录像和交接班记录,最终整理出了四项关键数据:实际护理工作时长、夜间值班次数、重症患者护理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以夜间值班为例,从凌晨1点到早上8点的班次系数上调至1.8,遇到雷雨天气人手不足时,还会额外给予当天的护理费用补贴。
怎么让新人也有干劲?
那个“成长系数”格外引人注目。小张入职还不到半年,虽然资历尚浅,但她负责的病床投诉率却始终保持在最低,患者调查表中关于“服务态度”的评分都是满分。老张特意为她设立了一个技能成长账户,将她的奖励累积起来,并特意为她报名了省护理学会的进修班。如今,科室里的另一位同事小王也开始主动要求去ICU帮忙,她表示:“现在抢到的每一项工作,将来都将成为我晋升的资本。”
上个月在开奖金评估会的时候,大屏幕上不断显示着数据中台抓取的信息:老李负责的重症护理工作时间达到了412小时,这个数字比科室的平均水平高出60%。奖金系统立刻亮起了红色预警,提示“即将超额”。更让老张感到惊讶的是,平时最安静的保洁阿姨也好奇地凑过来,她看着屏幕说:“没想到护士的工作和咱们刷盘子还真不一样,真的是辛苦和甜蜜并存。”经过最终调整,最高与最低奖金之间的差额降到了4200元,然而这次大家都没有异议,因为电脑后台的流水记录一目了然,而且下班前我们就可以实时查看数据。
其实奖金的分配就好比手术时使用的止血钳医院科室奖金分配依据,用得恰当便能激发团队的活力,用得不当则可能成为科室内部的定时炸弹。他们科室走廊的墙上挂着一个实时更新的“贡献值排行榜”,下班前大家经过都会多看几眼,年轻人们争着值班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抢购食堂的炸鸡腿。下次若去医院探望,不妨关注一下护士站的公告栏,说不定那里就隐藏着科室氛围的秘密。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给你们医院老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