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老王的经历:极端天气遇状况,院规成关键

老王在急诊科工作了十年,但今年夏天他险些遭遇不测。七月中旬,那场“本周高温暴雨同时来袭”的恶劣天气中,他在夜班时遇到了一家三口因中暑又被大雨困住的情况。他忙活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弄清楚,原来科室新修订的医院规定中,极端天气下的应急处理流程已经写得非常清晰明了。

医院急诊科院规有必要吗

老王常言急诊工作全凭经验,可去年冬天却吃了亏。曾有一次,他依照惯例给心梗患者使用了溶栓药物,却违反了胸痛中心最新实行的“双抗优先”原则,结果遭到了质控科的通报批评。科主任手持《急诊科诊疗规范手册》,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说:“这可不是用来装饰的,上周三甲复审专家组就针对第三条内容询问了整整半小时。”自那以后,老王便将医院的规定贴在了护士站正对面的黑板上。

急诊科院规具体管什么

暴雨之夜,风波迭起,颇具象征意义。当晚八点过后不久,红色暴雨预警才刚刚解除医院科室院规介绍,医院便迎来了一个高热惊厥的患儿。患儿家长急切地抱着孩子,大声要求优先进行伤口处理。老王正打算按照惯例进行安抚,护士长小张却迅速拿出手机,对老王说:“王哥,快看《极端天气分诊指引》的第5.3条。”她随即打开了科室共享文档中的最新版医院规定,"高温相关急症应纳入橙色通道,其优先级高于普通外伤。"说着医院科室院规介绍,他从抢救车的第三层抽屉里取出冰毯——这个位置还是在上个月医院规章制度调整之后重新指定的。

违反院规会有什么后果

医院科室院规介绍_医院科室规范_科室医院

上个月,就发生了一个类似事件。新来的规培医生小李在给醉酒病人缝合伤口时,为了追求速度,没有佩戴防护面罩,结果恰好被前来巡查的医务处处长碰到了。根据去年修订的《职业暴露预防条例》,小李不仅当月的奖金被扣除,还必须在科室会议上进行检讨。更严重的是,那个病人第二天被检测出乙肝阳性,小李不得不连续注射了半个月的干扰素。每次见到老王,小李都会不停地抱怨:“早知道医院的规定第八章要仔细阅读三遍......”

院规到底是约束还是保护

老王经常向年轻的医生们讲述医院规章的益处。就在上周,他们成功抢救了一位同时患有心梗和中暑的建筑工人。当时正值“全国多地迎来大范围高温”的时期,老王严格按照“高温下心梗处理流程”的规定行事:首先进行降温处理,然后进行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被转到了指定的监护床位。他说:“你看,3床那位从吉林来的进修医生,刚来的时候总是抱怨他们医院‘凭感觉干活’,但现在他每天下班前都会先抄写两章我们的院规。”说着从白大褂内袋掏出塑封版便携手册,边角都磨得起毛了。

前些日子,医院举办了一场关于院规知识的竞赛,老王带领的科室一举夺得了冠军。在领奖的时候,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已经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三年来院规的二十三次修订情况,其中最新的一条是关于7月30日新增的“高温天气急诊备班制度”。上个月贵州漂流景区游客滞留事件发生后,医院紧急出台了相关措施,"他嘴角上扬,"如今我们急诊科在抢救车冰块储备方面也有了明确的规范——这并非束缚,简直就是指引我们救死扶伤的指南针。"

觉得内容有帮助的话,不妨点个赞,并将信息分享给身边的医生朋友!你们医院有哪些独特的规定?不妨在评论区讨论一下。记得关注我,下期内容将揭秘护士站里的“院规红包”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