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难题困扰新手妈妈?科学干预+亲身经验或是关键

朋友家那孩子刚满一岁,最近照顾孩子的重任几乎让她疲惫不堪。她本身是家早教中心的课程顾问,但自己带孩子时却遇到了不少难题——孩子对辅食过敏、作息时间混乱、大动作发育缓慢。上个月体检时,医生提醒她要注意科学喂养和干预,这让她整晚都难以入眠。

早教问题别焦虑 科学干预是关键

去年年底,在小区的游乐场,她遇到了遭遇相似的妈妈莉莉。当时,莉莉家两岁的孩子还未能流畅地表达完整的句子。经过儿童保健科的评估,医生建议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起初,她认为这不过是浪费钱,然而,在尝试了三个月的游戏化干预后,孩子现在能够连续对着绘本讲述十分钟的故事。莉莉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让她下定决心,要系统地学习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

儿童保健有讲究 辅食添加是第一道坎

今年三月,北京正值樱花盛开之际,我有位朋友带着她的小宝宝参加了社区举办的育儿交流活动。在活动现场,营养师展示的过敏检测小窍门让她豁然开朗——她意识到之前直接给孩子喂整颗鸡蛋,导致孩子脸上起了红疹,原来正确的做法是从四分之一蛋黄开始尝试。于是,现在小宝的辅食添加顺序是“根茎类、叶菜类、肉类”,而且每月体重都能稳定增加300克。

早期教育及儿童保健_保健早期儿童教育的特点_儿童保健与早教指南

生长发育有曲线 定期监测很重要

上个月发生的事情真让人提心吊胆,小宝一连五天都不愿爬行。朋友拿出手机里的生长曲线图,一看大运动指标竟然偏离了正常范围。于是,我们赶紧挂了儿童医院的保健科。医生用玩具引导小宝进行互动评估,没想到小宝竟然自己撑起身子挪动了两步。医生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会有发育的爆发期,但如果偏离曲线两个月,就得引起注意了。”听到这话,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朋友已养成了每日记录的习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输入成长APP早期教育及儿童保健,将辅食的种类拍照并保存,连孩子说的每个新词汇也都存放在语音备忘录中。上周带娃去复查,各项指标都达到了标准早期教育及儿童保健,儿保医生笑着说道:"比我们科里的护士记录得还要详尽。"看着游乐场里追逐皮球奔跑的小家伙,她终于领悟到,早教并非是提前学习,而是用科学的方式,用充满爱的态度来呵护孩子的成长步伐。那些焦虑失眠的夜晚,都变成了见证生命绽放的珍贵记忆。

阅读本文觉得有所收获的家长们,请点赞并收藏,同时不妨在评论区交流您的育儿心得,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关于科学育儿的资讯,并将这些知识分享给新手父母,共同避免育儿路上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