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很复杂?龙岗妇幼老王的经历告诉你真相

最近常听到有人抱怨医疗设备维修的复杂程度,然而我朋友老王在龙岗妇幼保健院设备科的经历,却给我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画面。若你身边有在医院设备科任职的朋友,或者对医疗器械的维护过程感兴趣,那么今天的这篇文章你一定要认真阅读。

老王在龙岗妇幼保健院设备科担任工程师已有八年,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设备维护。今年三月初的一个夜晚,他照例进行巡检,随手触摸了暖箱的侧面——发现温度比规定标准低了2℃。他回忆说:“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传感器可能出了问题。”然而,即便重启设备,温度依旧在下降,这让他立刻警觉起来。

妇幼设备故障会影响患儿吗?

龙岗妇幼医院的NICU里,曾经最多有32个保温箱在同时使用,每个箱子里都住着一两千克的早产儿。老王举例说明,如果暖箱的温度波动达到1摄氏度,那么患儿低血糖的风险就会增加40%,这比在家里给孩子冲奶粉温度差一度的情况要严重得多。于是,他赶紧查阅了设备手册,发现同款机器在山东的一家医院里,也曾因为散热片积灰而出现过类似的故障。

设备科如何紧急处理设备问题?

凌晨三点钟,设备科的应急灯突然亮起。老王和他的两个年轻同事开始拆卸暖箱,果不其然,他们在散热通道里发现了大量絮状的灰尘堆积。“这就像手机长时间不清理,灰尘多了会导致卡顿,医疗设备更是如此,更加娇贵。”他一边用无尘布仔细擦拭,一边联系产科护士准备备用电温箱,“按照规定,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维修必须有两人在场,共同复核参数。”而就在半个多月之前,泰国男子因边充电边玩手机触电身亡近期,我们团队在科室的警示教育会议上对此进行了讨论,因此,我们对电路安全的检查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入微。

医院设备日常维护有哪些讲究?

老王提到,现在的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不过同时也变得越来越依赖人类。他们每个季度都需要对婴儿培养箱进行CTS系统的检测,利用专业仪器来模拟各种海拔和湿度条件,这就像是在给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套餐’。上月医院新购置的黄疸治疗设备已接入物联网平台,患者通过手机即可查询其运行状况;然而,每季度的校准工作仍需医生与工程师共同签署确认,毕竟,“电子记录虽便利,对生命的尊重仍需由人来体现”。

近期,医院开始了三级甲等医院的复审工作,设备科投入了三周时间来整理相关档案。老王拿出2022年的设备维护记录给我展示:全年共完成了2387次设备检测,急救设备的可用率达到了100%。他感慨道:“这可比在游戏里刷成就难多了,一旦数据有误龙岗妇幼保健院设备科,就得重新来过。”今年,科室还特别加强了对内窥镜处理器灭菌时间的监控,因为“内窥镜就像家里过年时的彻底打扫,越是那些看不见的角落,越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而自从上周听说北京全市防汛一级响应:非必要不外出传来消息,老王带领团队对设备间进行了全面的防水检查,他心想,“说不定哪天暴雨来袭,备用电源就能发挥作用了。”

每天早晨的晨会上龙岗妇幼保健院设备科,大屏幕上会显示当天需要维护的设备清单,包括体温枪和DR机等。老王提到,他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在随访记录本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经过他的维护,某个暖箱里的早产儿体温波动范围从±0.8℃减少到了±0.3℃。他觉得这比收到锦旗还要有意义——设备科的荣誉,就体现在那些细微的数字变化中。

若你认为医院设备科的工作值得关注,不妨点赞分享,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默默付出的医疗支持者;若你有关于设备维护的疑问,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老王承诺会挑选合适时机为大家解答;收藏此篇文章,或许在您下次医院体检时,能对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有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