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暴雨下医院就诊人数剧增,急诊科医生周磊有多忙?

近期,高温和暴雨轮番登场,天气变幻莫测,医院的就诊人数也随之大幅上升。我的儿时伙伴周磊,身为许昌中心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生,已经连续一个月未曾享受过完整的周末,他的朋友圈里满是凌晨三点急诊大厅的图片。

急诊科医师日常有多忙?

周磊近几年来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手机总是随身携带,即便是洗澡时也不例外许昌中心医院科室医师,都得放在浴室门口。就在上个月15号晚上,我们刚刚在八一路的烧烤摊落座,他的手机突然响了——消息传来,辖区内发生了交通事故,有三名伤员急需救治。他只是匆匆扒拉了两口羊肉串,便立刻赶往医院。到达科室时,护士已经准备好了抢救所需的器械,紧接着开始进行清创、缝合,并联系住院部。等到一切处理完毕,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这种突发情况,对急诊科医师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高温天如何应对就诊高峰?

入夏以来,许昌地区气温居高不下,急诊科每日都必须坚守“黄金四小时”的抢救时间。据周磊所述,上周四的情况尤为严重,仅中暑患者就有23位。其中一位菜农在送达时体温已升至41度,并出现了多器官衰竭的症状。抢救室外,家属们焦急万分,泪流满面。周磊一边指挥同事用冰毯为患者降温许昌中心医院科室医师,一边安抚家属的情绪,说道:“我们许昌中心医院的急诊团队在处理此类病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请放心。”其实他防护服里的手术衣早湿透,脸上汗珠顺着口罩带往下

暴雨夜的急诊室故事

许昌中心医院医生名单_许昌中心医院科室医师_许昌中心医院科室介绍

7月22日那天,安阳路口遭遇了一场暴雨,积水已经漫过了小腿。周磊医生刚完成了一台手术,紧接着就接到了120的调度电话:有一位老人在家不慎摔倒,导致骨折,家中只留下了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孙子。他立刻带着护士在雨中趟水前往,可是小区门口的积水非常深,最终是小区的保安用三轮车将他们送到了单元楼下。老人痛得身体微微弯曲,他半蹲在雨中,小心翼翼地为老人固定受伤的肢体。回到医院时,他的裤脚沾满了泥点,但他却面带微笑地说:“幸好没有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医师也有"体力危机"?

急诊科的医生们常常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是“医院里的永动机”,然而,即使是血肉之躯,也难免会有疲惫的时候。去年,周磊因为连续三天不间断地工作,在办公室里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同事一量血压,竟然高达160/100毫米汞柱。现在,他变得聪明了,休息室里储备了能量棒,在抢救病人的间隙,他会抓紧时间吃上几口饭。当别人问他是否后悔从事这一行业时,他怎样回答的?他手指着走廊墙壁上挂着的彩旗,"那面写着'救命恩人'的彩旗,是去年那场暴雨中,被我们救下的那位老人特意送来的,挺有意义的。"

作为朋友,我常劝他不要过于劳累。然而,每当我看到他在急诊室灯光下身着白大褂,忙碌的身影,心中便不由得对他们这群“生命摆渡人”心生敬意。若你的家人或朋友在医院工作,在这段日子里,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这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若觉得这篇文章有所启发,不妨点赞,让更多的人了解医护人员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