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姐在社区妇幼保健站工作了十五年,最近跟我抱怨自己成了“课件困难户”。她是站上的业务骨干,每季度都要负责给辖区育龄妇女上两堂保健课。以前备课时,翻两本孕产护理指南就足够了。但最近收到的反馈越来越让人难受,有人说听着想睡觉,还有年轻妈妈私下问“能不能讲点除避孕之外的实用内容” 。那天,我隔着玻璃窗看到她对着电脑叹气,她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她自己却没有察觉,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份工作原来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难处。
居民嫌课件太老套怎么办?
转机出现在今年三月初的家长会上 ,那天林姐刚讲完产后抑郁的识别方法 ,家住3栋的小敏突然举手 ,说 :“林医生 ,上周新闻里那个35岁男歌手心梗去世 ,您说咱们生完孩子的是不是也得注意心脏问题 ?”这话让原本有些沉闷的会场瞬间热闹起来 ,十几个妈妈七嘴八舌聊起熬夜带娃心悸发抖的经历 。林姐后来告诉我,那天晚上她找出了十年前的教案本,她发现里面有关心血管健康的内容还停留在“孕期高血压防治”,而且连血脂异常的筛查标准都是五年前的数据。
保健课件如何追赶热点?
真正使她决定进行改版的是4月发生的那次突发事件,那天下午社区群忽然热闹起来,neighboring小区有个妈妈抱着三个月大的孩子爬到13层阳台外,后来得知是产后抑郁发作,林姐当晚一直忙到三点,将妇幼保健指南里的心理干预章节全部重新整理了一遍,还穿插了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即现在每五个新手妈妈中就有一个有抑郁倾向。她专门从医学会的朋友那儿要来《围产期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将“产后情绪评分表”改制成更贴近民众的打勾式问卷,又在课件里放入那段阳台事件的新闻报道截图,并用红笔圈出“及时求助”这四个大字。
老课件能适应新需求吗?
5月公开课的效果好得出乎意料妇女保健课件,林姐讲到“非婚生孩子不能领育儿补贴?没道理”这个热点话题时,后排有个单亲妈妈突然红了眼圈,课后交流才知道,这位妈妈因没领结婚证,之前去街道办申领母婴补贴被拒,正准备放弃给孩子做早教训练。林姐当时立刻拿出最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说明,用荧光笔把“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的条款标记出来,之后还陪她去了两趟区妇幼保健院。现在提到这件事,林姐总是喜欢拍着办公桌上那一摞贴着便利贴的资料笑着说:“你看说到公积金贷款优惠的那个章节,我把职工医保新规都剪下来贴上了,这可比单纯念PPT有用多了。”
上个月社区进行换届选举,四十岁的林姐破天荒地获得了全票挽留 。宣传栏里的课程预告已换成彩色打印版 ,最新一期的《夏日养生必修课》特意添加了“空调房谨防肩颈疼痛”的专题插图 ,右下角贴着店中奖新闻的剪报 ,还笑称“好运要配好身体” 。昨晚路过保健站,看到她正和几个退休医生一起“研究”短视频剪辑妇女保健课件,大屏上循环播放着妈妈们做产后康复操的画面,背景音乐居然是那首被年轻人玩得很火的《恐龙扛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