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气温骤升,局部地区气温甚至超过40℃,新手父母在带孩子外出时不得不格外小心。我有一位朋友叫小林,她家的小女儿刚刚3岁,就在上个月,因为疏于保健,差点遭遇严重事故。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儿童保健门诊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要点。
儿童保健门诊查什么?
小林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运营工作儿童保健门诊,日常事务繁重,几乎忙到没有闲暇。自从女儿朵朵断奶后,她发现孩子似乎比同龄的孩子矮了一些,但她心想“贵人语迟,猛涨期总会到来”,并未对此过分担忧。然而,上个月初,魔都遭遇了连续的高温天气,朵朵在楼下玩耍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额头发热,却不出汗。于是,她被紧急送往社区医院,随后被转诊至儿童保健科的生长发育门诊。医生给孩子测量了身高体重,进行了骨龄检测儿童保健门诊,还查看了血常规,结果发现孩子不仅营养不良,还伴有轻度中暑,这让小林当场吓得泪流满面。
不同月龄检查一样吗?
小林深感懊悔,因为朵朵一岁时,医生就曾提醒她要注意辅食的营养搭配。然而,那时她正忙于赶回公司开会,病历本上“血常规复查”四个字她竟未留意。此次,医生再次强调,儿童保健门诊并非多余——从6个月开始检查贫血,到1岁测量微量元素,再到2岁评估语言发育,以及3岁筛查视力和听力,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检查重点。如同炎热的夏日为花草树木分批供水,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分步骤进行“精确照料”。
发烧能去保健门诊吗?
夏天高温时孩子发热很普遍,可不少家长难以辨别是应该去儿科急诊还是保健门诊。朵朵这次就出了点差错:小林最初挂的是普通儿科,血液检查发现血小板数值偏低,医生建议转去保健门诊进行慢性病检查。事实上,儿童保健门诊不仅负责“常规体检”,还专门治疗生长发育迟缓、营养缺乏等“慢性病”,就像是给孩子的健康建立了一个“动态监测档案”。她遇到了隔壁诊室的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因为长期张开嘴巴呼吸,被诊断出有口腔畸形的问题,而这个诊断结果是由保健门诊的医生通过使用专业的量表检测得出的。
小林从医院出来那天,他抱着朵朵站在树荫下,这时他注意到门诊楼上挂着“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海报。这让他突然想起了怀孕期间医生送给他的那本《母子健康手册》。手册里明确写着“3岁前每3个月要体检一次”。然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它来记录疫苗接种情况。这段时间,她每天坚持带朵朵去公园进行晨练,特意避开了中午12点到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晚上睡觉前,她还会仔细阅读保健科提供的《儿童营养食谱》,学习制作辅食。最近的一次复查中,医生告知孩子的体重增加了0.5公斤,骨龄也有所增长。小林为此特意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以前总说等忙完这段时间就好好陪陪孩子,没想到孩子的成长根本不允许我们等待。”
每次经过社区医院的儿童保健科,总能遇到手抱婴儿等待就诊的家长们。实际上,养育孩子就如同照料幼苗,需要平时多加留意,才能避免诸如“夏日中暑”或“发育迟缓”等问题。若你家中有0至6岁的宝宝,不妨将那本久未翻阅的《母子健康手册》拿出来,按照指示把遗漏的体检补上。觉得内容有价值,不妨点个赞、存起来,或者分享给同样忙碌于育儿的新手父母们。在评论区,我们也可以交流一下,在给孩子进行保健的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难题?关注我,未来还会继续分享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实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