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私下找我倾诉,带孩子去看病比上班上班还让人心力交瘁。今天说说我的发小老周,他上个月在韩城市妇幼保健院的经历,可能帮助大家理解带孩子看病的诸多难题。
老周在韩城市开发区经营一家汽车修理铺,做事风风火火,常用扳手的手比哄孩子时还灵活。今年六月十八日黄昏时分,他正蹲在店里更换车辆变速箱的机油,妻子刘姐急匆匆地打电话来告知:"家里的小女儿突然发起高烧,小脸变得红扑扑的!"
他丢下扳手急忙回家韩城市妇幼保健院,路上遇到金马大街工商银行那个路口交通堵塞,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心全是汗,后来他告诉我,当时脑海里全是网上看到的"小孩爬到13层阳台外"那种惊险情景,非常担心女儿会出什么意外。
抵达韩城市妇幼保健院急诊部后,穿着粉色白色服装的年轻女护士立刻送来体温检测设备,"不用紧张,先测体温"。在信息录入处,另一位护士一边在电脑上输入资料,一边小声哄着啼哭的小孩:"给你贴个兔子形状的退热贴好吗?"
儿科诊室,张主任戴着金丝边眼镜,拿着听诊器仔细检查了三分钟,又翻开孩子的眼皮检查了一遍,说:"是病毒性感冒导致的持续发烧,现在这个季节比较容易发生。"他发现老周手机里存着孩子上周在社区医院做的化验单,就特意说明:"以前的治疗方案是正确的,不过现在需要修改一下药量。"
挂上输液瓶后,刘姐看见了护士台旁张贴的指引,上面写着八旬老人要每月称两次体重,这是健康委员会的提醒。她碰了碰老周的胳膊,提议说母亲下个月去检查身体,顺便把家里的体重计换成带电的。老周这时才留意到,输液室里的大屏幕正循环播放着关于儿童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内容比他平时看的短视频实用得多。
第二天下午孩子体温降了,刘姐在儿童游乐场陪孩子玩滑梯,老周去药店取药,蓝色制服的药剂师递来药盒,特意用银色圆珠笔在说明上画了曲线,说这种口服液要按体重计算用量,记得每次喝之前要摇一摇瓶子。
离开医院那天早晨,老周在大厅看见张主任拿着保温桶走来,笑着说明:"是给住院的老母亲送早餐,关于体重控制的要求我记住了,每周都为她测量。"光线从玻璃穹顶射下来韩城市妇幼保健院,照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的标识上,老周忽然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发高烧,母亲也是整夜不停地抱着他。
回想起来,那天让老周感到放心的,并非孩子退烧后的体温,而是整个诊疗过程中,没有人要求他反复陈述病情,医护人员总能及时回应家长的担忧。如果你的孩子也有生病的情况,不妨把这家医院的急诊电话存入手机,这样在紧急时刻可以减少一些慌乱。如果觉得这个信息有帮助,就点个赞,并且转发给身边有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