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见老张一脸忧愁,一问之下,方知他父亲不久前突然出现头晕和恶心症状,辗转三家医院,科室虽多,病因却始终不明。后来,经人推荐,他父亲转至综合科,仅三天便找到了病因。这让我不禁想到,许多人像老张那样,对综合科的工作内容并不了解。今天,就借老张的经历,详细介绍一下这个隐藏在大医院中的“疑难杂症专家”。
综合科是看什么病的
老张的父亲患有高血压已有十几年,上月他突然变得神志不清,甚至有时还会呕吐。起初,他们去了心内科,医生怀疑是血压控制不当,于是更换了药物并调整了一周,但效果并不明显。随后,他们又转到了神经内科,做了脑部CT检查,医生又说是颈椎病在作祟。经过两次针灸治疗,症状反而加剧了。最后,护士忍不住提醒说:“老爷子这种情况,多种病症交织在一起,最好去综合科看看。”
综合科里,我惊讶地发现坐诊的全是头发斑白的资深医生,整个问诊过程长达40分钟。医生不仅仔细查阅了他带来的众多检查结果,还亲自绘制表格,详细整理了他的用药历史:降糖药已经更换了三种,降压药则是去年冬天调整的剂量,而上个月他还自行添加了治疗关节痛的中成药。经过综合分析,医生判定这是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低血压问题。经过两天用药调整后,老人的头晕症状明显缓解。
综合科和内科有啥区别
后来在与综合科的李主任闲聊中我才领悟,这个科室在医院的地位相当于强化版的“全科医生团队”。普通内科主要关注单一系统的疾病,例如呼吸科负责哮喘,消化科负责胃病,而综合科则专门接待那些“老病号”和“复杂病例”。就像老张的父亲那样,既有慢性病的基础,又突然出现新的症状,如果仅在一个科室治疗,可能会感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但综合科却能像拼图一样,将各种症状串联起来。
上个月医院综合科是什么科室,小区里的刘阿姨,80岁高龄,不幸心梗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肺部感染同时发作,情况紧急。幸亏是综合科医生们牵头,组织了心内、内分泌、呼吸科专家联合会诊,经过十多天的努力,病情终于得到了稳定。李主任半开玩笑地说:“我们这里每天面对的都是复杂的病例,就像一锅‘大杂烩’,但关键在于,谁能把这一锅‘大杂烩’做得色香味俱全。”
什么情况该挂综合科
老张每当朋友向他咨询就医事宜,便会将综合科的“三大信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
1. 药瓶儿超过5个的:家里常见病药摞成小堡垒,吃的药比饭还准时的人;
2. 出院后反复不舒服的:刚从外科、专科出院,又出现新情况还说不清楚哪难受;
3. 转了3个科还没确诊的:就像自己父亲那样,钱没少花,病还变复杂了。
近期河南天气炎热,不少农民在凌晨四点起床灌溉田地时中暑,还导致了长期以来的关节炎复发。综合科医生在为他进行降温补液的同时,调整了治疗类风湿的药物,并配合中医理疗,这样比仅去骨科治疗恢复得更快。面对这种急性病和慢性病同时发作的情况,来我们这里“一站式”治疗最为适宜。
老张现在可是综合科的忠实拥护者,他常常提起过去,总觉得这个科室是“啥都看,啥都不精通”的地方。然而,后来他才发现,原来这里的人是“样样精通,能挑选出精髓”。尤其是对于家里有老年病人的家庭,与其在各个科室间来回奔波,充当“快递员”传递检查报告医院综合科是什么科室,不如直接找那些更擅长协调用药和进行系统评估的综合科医生来制定治疗方案。请记得点赞并收藏这篇文章,当遇到不确定属于哪个科目的健康难题时,可以直接借鉴老赵父亲积累的经验来避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