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平台上频繁看到新手妈妈们抱怨胸部方面的困扰,让我想起了朋友林姐在35岁时的紧张状况。她在一家商业机构担任会计,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电子表格,反复检查进出口税和商品税,长时间加班导致乳腺出现肿块疼痛,几乎成了日常现象,直到去年春天某个周六突然疼得满头大汗,她才恍然大悟,前往医院的乳腺专科就诊。
乳腺结节会癌变吗?
那天在市第一医院乳腺科,李医生拿着B超单,用力敲了敲桌面,强调说乳腺科,3A级的情况必须进行穿刺检查,因为B超发现右乳房外上部位有一个1.8厘米大小的低回声性肿块,边界不够清晰,并且检测到有血流信号,林姐的丈夫当时正在旁边看手机,忽然插嘴说起,他看到新闻报道称,《中国好声音》里的一些歌手,有几位是因为疏忽体检而发现了健康问题,这番话反而让林姐感到安心了些,至少她自己发现得还算及时。
穿刺检查表明是纤维腺瘤,目前属于良性状态,但增长速度较快。李医生提议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并指出许多上班族忽视乳腺状况,导致问题恶化成重症,例如上周接受手术的病人,每年体检都说"没什么大不了",直到发现硬块才就诊,肿瘤已经扩散到胸大肌了。最不应该的是依据"不疼痛就无需处理"的想法自行判断病情。
乳腺自查怎么做才对?
手术后的那一周非常难熬,病房里的女护士们谈论到,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七十五岁之前的女性都应该接受钼靶检查,林姐这才明白,她之前在美容院做的所谓「胸部护理」其实不是正规的检查,正确的自我检查方法是在月经结束后七天,用手指肚按顺时针的方向按压,这种做法比所谓的淋巴引流要有效得多。我陪汤去探望她那天,电视里正播放许昕谈论体育选手的健康保障措施,她忽然发出笑声,说咱们普通人更要对自己严格些,需要检查就马上去做。
离开医院时,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康复指导,竟然是条形码样式。扫描后里面包含专门的锻炼录像,同时也有营养指导——要避免食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蜂王浆和蜂胶,每个星期至少吃两次具有十字花科的蔬菜。林姐现在已经不再喝珍珠奶茶,办公桌的抽屉里装满了西兰花做的沙拉,还配合着医生传授的方法:家里经常存放无糖酸奶,感到饥饿时就吃一些,这样既能替代零食,也有助于保持身材。
年轻女性需要钼靶筛查吗?
上个月复查时,碰见一位28岁的女性程序员,公司团体检查发现了钙化灶,她因此非常害怕,身体一直发抖。李医生对她进行了安慰,建议她做超声检查,因为这种致密型乳腺更适合用超声来观察,而钼靶检查对50岁以上的女性效果更佳。我想起林姐刚被确诊时,整个部门23位女同事一起做了乳腺检查,结果有3人发现了需要密切关注的结节。原来乳腺科,写字楼中不易察觉的乳腺问题,其实离我们比我们想象的要近得多。
林姐现在有了一本新的账本,专门记录健康方面的花费,每年会准备两千块钱作为体检费用,手机上还设置了每个月提醒她做乳腺自我检查。她说现在看到报销单的时候都感觉特别有底气,那些曾经让她非常烦恼的发票上的数字,怎么也比不上健康的乳房重要。毕竟,社保虽然能够报销医疗费用,但是无法报销失去健康的日子。
女伴们不要效仿林姐起初的固执,一旦察觉到乳头有液体流出、皮肤出现下陷等情况,须马上去医院检查。若觉得这条信息对你们有帮助,请转发给各位朋友,或许这个关乎性命的警示能够庇佑她们全家平安度过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