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选择医院真的非常关键,这不,我闺蜜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上个月,我和闺蜜李梅去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建立档案,当时大厅角落的电子屏幕上正滚动着一条本地新闻,说的是“贵州一漂流景区游客大量滞留至深夜”。李梅突然紧紧抓住我的胳膊,苦笑着说了句:“你说咱们女人怀孕,是不是就像一场没有指南针的漂流?要是选错了医院,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的焦虑感慨,竟然成了这段孕期最生动的写照。
孕早期见红,她在小诊所急得掉眼泪
李梅在兰州的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客户总监,去年冬天,她被诊断出怀孕,而这个时期恰好是公司项目攻坚的关键时刻。怀孕刚满6周的那个清晨,她察觉到卫生巾上出现了褐色的液体,于是急忙前往家附近的私立妇幼诊所。医生只是随意地告诉她“可能是先兆流产,回家休息”,甚至都没仔细查看孕酮检查报告。
接下来的三天,她只能躺在床上,可内心的恐惧却与日俱增。夜晚,她总是将走廊的灯留亮,微信里保存了五个紧急求助的电话,就连"泰国男子边充电边玩手机不幸触电身亡"的新闻热搜,她也不再关心。到了第六天,她去做了复查,B超结果显示孕囊位置偏下,诊所的主治医师犹豫不决地建议她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或许你应该去大医院检查一下。”
转诊省级妇幼,主任一句话让她踏实了
1月12号上午,我陪同李梅去挂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张主任的号。在候诊区,满眼都是怀胎六七个月的孕妇,她们有的手里拿着胎心监护单,在低声交流;护士站里的液晶屏幕上正显示着“本周高温暴雨同时来袭”的预警信息。尽管如此,诊室里的问诊过程却有条不紊,节奏稳定,就像钟表一样。
张主任接过那份检查记录,不久便道出了关键:“这并非是先兆流产,而是着床出血。虽然孕囊位于宫颈内口附近,但子宫仍在持续增长,未来可能会继续上升。”她边说边戴上细框眼镜,语速适中,一边翻阅病历一边对李梅说:“记得去年有一位孕妇,孕囊位置比你的还要低,每天要乘坐三次公交车上下班,最终却顺利分娩,生下了一个七斤二两的宝宝。”
那天上午,她们交谈了整整23分钟,话题从午休时如何调整姿势延伸到职场妈妈是否应该饮用咖啡,当李梅离开诊室时,她的羽绒服口袋里还揣着一张纸——那张纸上描绘了孕酮和HCG正常波动的曲线图。
孕晚期遇上疫情,智慧医疗成了定心丸
三月末兰州疫情再次出现反弹,李梅居住的小区开始实行居家办公政策。在孕32周进行产检的那天,她通过甘肃省妇幼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到有“线上咨询+药品配送”的服务。晚上九点多,她将近期胎动情况的视频发送给了主治医生,不久便收到了回复:“胎动次数在正常范围内,近期注意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盐分,一旦出现水肿加重的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四月初的一次网络咨询中,她忽然想起了朋友圈里流传的“线下购物也能无理由退货?这是新规定啊”的消息,于是半开玩笑地询问医生:“如果最终是顺转剖,之前学的呼吸技巧能否当作‘无理由退货’?”电话那头的医生笑了出来:“我们产科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所有的助产士都会陪你尝试到最后一刻。”
产房里这一幕,让她记了一辈子
5月20日凌晨2点钟,李梅因规律的宫缩疼痛醒来。办理完住院手续,她躺上了待产床,这时窗外雨势渐起。护士站的收音机里播放着一条新闻:“19岁少年刷新了男子400米全国纪录。”当她宫缩到三指时,疼痛让她忍不住抓着床单,这时助产士小王握住她的手,鼓励道:“你现在就像是在冲刺的短跑运动员,离终点线已经不远了!”
生产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就在那个7斤8两重的宝宝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时,李梅转身一看,墙上的时钟正好指向6点13分——那时天色尚早,产房窗户上还挂着未干的雨。她常常提起,那天最让人难忘的画面,就是医生和护士们脱下白大褂,胸前的衣襟上别着那些小巧的笑脸胸针。
李梅每隔两周都会带着孩子去儿童保健科,育婴室里妈妈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上周我去她家,她正翻看着怀孕时的日记,忍不住笑出声来:“以前看到什么都觉得可怕,现在才明白,生孩子最关键的是选择好的医院——就像吃饭,虽然路边摊可能更便宜,但要想真正养好身体、保持心情稳定,还是得去那些让人信任的老字号医院。”
兰州的妈妈们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若您在选择产检医院时感到困惑,不妨考虑一下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这里的医生虽不擅于花言巧语,却总能把数据解释得明明白白;护士们整日站立劳作,然而深夜时分,拨打他们的电话,总能得到真人接听。你们最近在哪家医院进行产检?有没有遇到过让人感到安慰的事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别忘了点赞和收藏,然后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今年即将成为妈妈的亲朋好友们!